應科院於電訊業界高層論壇上就5G時代的智慧出行發表意見

  • 應科院於2018年6月12日參加由香港通訊業聯會舉辦的「香港5G業論壇2018」(Hong Kong 5G Industry Forum 2018)。該論壇旨在探討香港的5G發展路線圖,以及相關生態系統中不同持份者如何發揮其重要角色,以支援政府的智慧城市和5G發展計劃。應科院首席科技總監楊美基博士在論壇上發表專題演講,介紹5G 流動車聯網(C-V2X)技術。

    香港特區政府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事務副總監(電訊)梁仲賢先生,於論壇上以「準備迎接5G時代」為題發表演說,內容涉及多個重要議題,包括:可供使用的5G頻譜、以拍賣方式指配5G頻譜的建議、各種頻段的使用,以及確保順利和非干擾性地引入5G服務的相關措施等。他亦談到使用C波段3.4〜4.2 GHz頻譜,該等頻譜現正被其他服務商使用,例如用作衛星電視廣播用途,以及讓香港的兩個遙測、跟踪及控制站用以監控圍繞著地球運行的12顆香港的人造衛星。值得一提的是,應科院和羅德與施瓦茨公司合作,最近為通訊事務管理局進行了一項可行性研究,探討如何讓衛星廣播電視和5G服務可以並存於3.5 GHz頻段的有效措施。

    至於應科院的楊美基博士則在其演說中主要探討「聯網車」生態系統的最新發展,並分享了全球5G汽車協會等行業組織的一些觀點。他更講解了應科院與業界伙伴合作開發的智能移動解決方案的軟硬件架構,更透露應科院的流動車聯網(C-V2X)系統已可支援3GPP版本14(以LTE為基礎的車聯網),亦會支援即將推出的15版本以配合5G標準的演變。

    該論壇並設有小組討論,探討關於「流動通訊業如何協助推動香港的5G和智慧城市的創新發展」。論壇的講者和參與討論的嘉賓包括了來自亞太和其他地區的業界領袖,好像韓國SK電訊,華為,香港智慧城市聯盟,中國移動,香港電訊,數碼通,和記黃埔和全球移動通訊協會等。

    應科院榮獲經濟通主辦的智慧城市獎,以表揚在交通,環境和經濟方面的智能創新研發

  • 應科院的三項創新研發項目於經濟通主辦的2018年度「智慧城市獎」獲頒發傑出獎項,有關項目分別為:有助促進道路安全及智慧出行的車聯網管理系統、智慧水務物聯網系統、以及可用於移動設備的高效拼寫檢查和糾錯系統。

    由立法會議員莫乃光太平紳士為首的評審委員會負責甄選得獎項目,並於2018年6月11日公佈六個獎項類別,包括: 智慧經濟、智慧環境、智慧生活、智慧出行、智慧市民和智慧政府的得獎結果。

    香港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楊德斌先生為該獎項主持頒獎儀式,並於頒獎禮上講解了政府的智慧城市發展路線圖,包括智慧城市藍圖的願景和目標。此外,活動上發表的主題報告涵蓋的範圍廣泛,好像智能和綠色能源、智慧機場、智慧交通,以及採用顛覆性技術塑造香港的未來發展。

    2018年度智慧城市獎所設立的六個獎項類別,與香港特區政府公佈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的六大發展範疇相配合,希望藉此表揚和獎勵公、私營機構和研發業界的努力和創意成就,透過創新和綜合的城市解決方案,共同為香港構建可持續的未來發展。

    以「智慧創新建設更美好香港」為主題的智慧城市獎2018,由經濟通主辦,作為配合香港智慧城市峰會2018的活動。該活動旨在探討如何透過更好的管治和規劃,以及科技和社會創新,並且城市生態內不同持份者的合作,令城市的生活更優質和可持續發展。

     

    應科院參與之「防遊走背心系統」研發項目,榮獲亞太區獎項

  • 應科院與兩家政府資助的研發中心合作,開發了一個追踪監察系統,以更有效保障有需要的長者。該項應用於東華三院轄下11 間長者日間中心的「防遊走背心」系統,於最近在新加坡舉行的「第6屆亞太區護老創意獎」中榮獲「創新科技應用方案」大獎。

    東華三院作為該系統的使用者,以「日間護老中心設置『防遊走背心系統』」的項目名稱參加是項比賽。

    該系統為配備RFID,GPS和BLE(低耗能藍牙)的背心,有助護老院舍大大減低長者走失的風險,從而減輕照護員的壓力,並可提高老年人與看護者的比例,同時改善服務質量,為長者提供更多的外出活動。

    該系統是三個研發中心共同努力的成果,包括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物流及供應鏈多科技研發中心及香港紡織及服裝研究院,有關機構透過發揮各自的專長和實力,合力開發一個有效的長者照護追踪系統;其中物流及供應鏈多科技研發中心負責RFID和GPS追踪系統、香港紡織及服裝研究院負責設計可內藏RFID追踪器,GPS追踪器和BLE(低耗能藍牙)設備的背心,而應科院則通過BLE提供近距離監測系統,並負責系統的整合和提供託附的伺服器,並在東華三院黃祖棠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進行系統測試。

    「亞太區護老創意獎」被喻為亞太區護老界別的奧斯卡,本年吸引19個國家參加。

     

    莫斯科智慧城巿顧問訪問應科院

  • 莫斯科智慧城巿發展顧問Andrey Belozerov先生於六月七日到訪應科院,獲應科院新一代通訊網絡副總裁莊哲義博士接待,雙方並就智慧城巿發展交換意見。此外,他亦參觀了一系列由應科院研發的智慧城市技術,其中包括車聯網及5G應用方案等。

    莫斯科智慧城巿發展顧問Andrey Belozerov先生(左二)訪問應科院.

    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參觀應科院

  • 由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組織,約40名來自多家廣州市企業的高層行政人員於5月31日到訪應科院。他們正修讀有關創新科技與大數據的研修班,故應科院特別安排了大數據分析總監余濤博士與學員介紹本院在大數據方面的研發方案,並以香港的實際應用例子作為解釋。此外,主任工程師吳康恆博士亦向他們介紹了應科院的區塊鏈應用方案,以及其他金融科技的實際應用。今次活動的參加者均認為有關資訊對他們的工作非常有用。

    廣州巿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組織的代表團參觀應科院,其中大部分為廣州企業的高級行政人員。
    到訪人員對車聯網示範極感興趣。

    香港大學電機工程系參觀應科院

  • 香港大學電機工程系師生一行15人於2018年5月31日參觀應科院。今次參觀活動旨在讓學生認識應科院創新的技術方案,以及香港資訊科技的最新發展趨勢,從而了解更多該系畢業生的就業和發展前景。於當天活動上,他們在應科院的「智慧城市創新中心」參觀了一系列的技術,包括:車聯網及5G通訊解決方案等。應科院的技術專家更與同學分享了職場建議,到訪的師生們均感獲益良多。

    師生們對祼眼3D技術極感興趣。

    Astri與Enea合作增強5G基站參考設計的性能

  • Enea(納斯達克斯德哥爾摩:ENEA)和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天宣佈,應科院已將Enea Fast Path產品作為5G基站參考設計中的高性能使用者空間IP協議棧。有關的IP解決方案令資料面加速套件(DPDK)更加完善,亦切合下一代超密集網路(UDN)的場景。

    Enea Fast Path的功能表現在詳盡的評估中優於其他解決方案。應科院的5G參考設計以Enea Fast Path作為5G資料平面的一部分,用於終結集中控制單元(CU)上的UDP資料包,因此採用應科院5G技術構建解決方案的客戶亦將受益於Enea Fast Path所帶來的最佳效能表現。

    應科院的5G基站參考設計完全適用於針對5G新無線電(NR)標準的最新3GPP版本15。 基於x86通用處理器平臺,它支援網路功能虛擬化(NFV)。 該設計支持5G流量的不同場景要求,如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和超可靠和低延遲通訊(URLLC)。 該參考設計提供商業級品質,非常適合5G室內UDN部署。

    Enea Fast Path是跨平臺的使用者空間IP協定棧,令運行DPDK的電訊和網路應用得以優化。 它不僅與開源項目Open Fast Path相容,還顯著提高了性能,並結合商業級支持與維護服務。 Enea Fast Path憑藉增加的內核數量線性擴展輸送量,充分利用多核設備的強大功能實現極高的應用性能。

    「我們很高興能與Enea合作,令我們最新的5G網路參考設計更為完善。」 應科院新一代通訊網路部副總裁莊哲義博士表示 :「應科院致力於為其特許授權的業合作夥伴提供強大的解決方案,這些合作將促進我們研發成果。 Enea擁有久經考驗的專業技能,並為業內多家手屈一指的電訊設備供應商提供運營商級的解決方案,把Enea Fast Path與應科院的5G基站結合起來,將有助優化解決方案的整體系統效能。」

    「應科院是開發公共和私有移動5G網路關鍵支援技術的先鋒。」 Enea 高級副總裁Adrian Leufvén表示:「我們很高興與他們一起合作並使用Enea技術的5G項目; 此合作證實了我們在高性能5G應用軟體方面的領先地位。」

    瞭解更多產品資訊:www.enea.com/eneafast-path

    應科院透露將借助目前良好的創科發展環境,展開一系列新計劃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日向傳媒透露,憑藉「香港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結合香港創科生態系統中其他持份者的共同力量,以及國家政策所帶來的新機遇」,應科院將為本港的科技業界以至整體發展作出貢獻。 應科院主席王明鑫先生與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於傳媒活動上介紹了該院的最新發展和前景,以及對未來本港創科發展的意見。

    王明鑫先生提及應科院過於去十年的成就,認為社會經濟情況,政府政策及跨境合作等對香港的整體創科發展關係密切。他認為,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有利政策,加上大灣區發展和國家的其他國際發展策略,均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他說:「創新是推動香港長遠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配合特區和中央政府的支持,並充分發揮香港的現有優勢,將可令香港在全球競爭中享有戰略優勢。」王明鑫先生並表示,特首對創科發展作出重大承諾,前所未有地在財政預算案中預留大量資源作出支援,以及推出有利吸引創科人才的政策,加上中央政府的新措施,將有效促進業界的發展。此外,他還講述了設於應科院內的全港首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該中心專注於集成電路方面的研發工作。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談及該院如何於科技,人才培育,資源和開發市場方面實踐社會使命,亦即透過應用科研提升香港在全球的競爭力。他特別提到特區政府非常重視金融科技、智慧城市、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等,並透露:「應科院現正在這些範疇推行多項研發項目,還有更多的項目正在籌備中。」他更特別提出資訊和通訊技術(ICT)的重要性,講述應科院如何利用資訊及通訊技術幫助公、私營機構的發展:「對我們而言,ICT也代表智能,互聯和可靠,這亦是我們的三大工作目標。」他提到應科院於不同範疇的合作夥伴,例如金管局和銀行界、保險界、行業協會和商會、本地和外地的研發機構,其他工業和創科支援機構,好像香港科技園、數碼港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以及學術界等,他說:「我們與創科生態系統內的參與者合作,發揮各自的所長。因為要建設一個以創新為主導的經濟體系,須結集香港創科生態系統內的整體力量。」

    傳媒活動在位於應科院內的「智慧城市創新中心」舉行,該中心由應科院與香港科技園共同成立,並獲創新科技署支持。 應科院首席科技總監楊美基博士介紹了應科院最近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發明展中,合共贏得14個獎項,其中包括3項評判特別嘉許金獎。 此外,楊博士聯同應科院的研發人員演示如何利用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來開發金融科技,智能社區,智能製造和醫療科技解決方案。 並介紹了使用5G技術的海、陸、空應用方案; 裸眼3D顯示技術、 掌紋/掌紋混合生物信息認證技術,金融服務區塊鏈和網絡保安等技術。

    傳媒並參觀了應科院與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的藝術合作項目“L’Esprit des Lumiere” (啟蒙精神),它對科技力量和人類大腦的想像力致敬。 城大創新媒體學院院長Richard Allen教授,由該藝術項目的創作者莫奔教授(Maurice Benayoun)和Tobias Klein先生的陪同下,向記者介紹了這一創意媒體藝術作品。

    應科院自2000年成立以來,已獲得逾750多項創新專利,完成了400多個研發項目,並將600多種技術轉移至不同行業。在過去三年,應科院進行了125項由創新科技基金資助的研發項目,並將185項技術轉移至各行業的合作夥伴。未來三年,應科院將致力發展金融科技及智慧城市技術的研發和商品化,其中包括:5G,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醫療科技,和專用集成電路。期望發揮科技的力量,配合大灣區發展,香港再工業化和國家的國際發展策略所帶來的機遇,對促進香港的發展和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王明鑫先生提及應科院過於去十年的成就,認為社會經濟情況,政府政策及跨境合作等對香港的整體創科發展關係密切。

     

    火箭和噴射引擎,與雄心萬丈的香港未來:許如藝教授在應科院的科技講座為聽眾帶來啟發

  • 應科院於2018年5月18日舉辦科技術講座,吸引了逾百名參加者,其中包括教授和學者、大學生和應科院的研發人員。該講座請來了國際著名學者,亦是麻省理工學院校友 的許如藝教授,就「香港應如何在全球暖化中冷卻?」和「香港能否成為智能航空和航天樞紐?」兩個有趣的講題發表了演說。

    於科技講座開始之前,應科院特地舉行了一個小型慶祝活動,以慶祝該院最近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取得優異成績,合共囊括了14個獎項, 其中包括3項評判團特別嘉許金獎,而應科院更是芸芸香港參展者中獲獎最多的機構之一。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祝賀獲獎團隊的卓越佳績,並重申應科院致力不斷創新以造福業界和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慶祝活動結束後,許教授隨即進行兩場合共兩個多小時的演說,就兩個講題分享他的心得和見解。

    在香港長大的許教授對這個城市的炎熱潮濕氣候非常了解。 他還注意到由此消耗的電量和“冷氣機滴水問題引起的滋擾”,為此,他發明了使用“噴射引擎”而非傳統的壓縮系統的冷氣機。 這種裝置可應用於小巧的便攜式冷氣機,以至於住宅或商業用途的較大型空調系統,既能有效令環境涼爽舒適,還大大減輕對氣候暖化的影響,更能達致良好的能源效益。

    許教授的第二個講題的內容以火箭動力飛機為主,這種飛機可以運載小批量貨物和乘客,以至大批量貨物。 他更分享了創新的渦輪發動機的設計,該發動機可以用更少的燃料來起飛。 他的設計可以用於無人駕駛飛行器或全自動空中的士 ,減低火箭的製造成本並更容易飛行, 因為發動機可令其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飛和著陸,而推動火箭更可以返回發射場重複使用。

    現場可見,參加者對許教授的演說非常投入並踴躍發問。講座上更討論了不同的議題,包括:為香港培育技術人才的重要性,與及鼓勵年青人學習科學技術。 許教授向與會者透露,他正和中國科學院,香港科技園和應科院等機構進行磋商,探討建立研發中心以實踐他的理念。

    許如藝教授在香港長大,並在麻省理工學院完成了他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他曾在貝爾實驗室,Comsat,Bellcore和IBM等大型科技企業工作,並曾在多所國際知名的大學任教。 他擁有多項專利,又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其最新作品《What is the Matter with Energy》。 他也是一位企業家,其目標是令人類享有舒適和可持續的生活模式。

    職訓局主席到訪應科院

  • 職業訓練局主席鍾志平博士,聯同該局副執行幹事廖世樂博士,以及12名教職員於2018年5月21日到訪應科院。他們此行的目的是促進兩家機構的相互了解,以及探討在人才培訓方面的合作機會。訪問團由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和首席科技總監楊美基博士歡迎及接待,並由多名應科院的技術專家向他們介紹本院開發的先進技術,其中包括:智慧城市技術、醫療科技和大數據等。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 (右九 )及首席科技總監楊美基博士(左一),歡迎職訓局主席鍾志平博士(右八)、副執行幹事廖世樂博士(右十)聯同十一名教職員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