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科院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視資訊網絡展覽會展示先進視頻技術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參加於2018年3月22日至24日於北京舉辦的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資訊網絡展覽會(CCBN2018),並展示了2K轉4K超解析度和深度學習專用加速晶片(deep learning accelerator)技術,用於視頻品質提升和智慧視頻內容製作等應用。這些科研成果是應科院和國家廣電總局聯合實驗室的部分成就,該聯合實驗室旨在研發超高清技術及未來視頻技術,協助推動中國以至全球的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

    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資訊網絡展覽會(CCBN2018)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電總局)支持,以及由廣播科學研究院(廣科院)等單位所主辦。作為世界排名前列的數碼電視與寬頻網絡業界盛會,CCBN吸引來自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接近1,000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展覽面積多達60,000平方米,佔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全部展館和1個室外展場。參觀觀眾主要來自全國各級廣電局、電視台、電台、有線網絡公司以及各相關部委、大專院校等專業參觀人士超過十萬人,並接待多達400家來自歐美、非洲、亞太等國外機構。

    應科院於「2018中國(上海)國際機器視覺展覽會」展示最新研發成果

  • 應科院機器視覺研發團隊正於「2018中國(上海)國際機器視覺展覽會」展示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該展覽會為亞洲地區其中一個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機器視覺展覽活動,由中國機器視覺產業聯盟和德國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合辦,於3月14-1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應科院團隊參與今次活動,並很榮幸獲得應科院董事局成員之一謝迪洋先生親身參觀應科院的攤位。謝先生對應科院的創新及研發工作表示積極支持,並對科研團隊所展示的技術成果表示讚賞。

    由應科院製造技術技術組及光電子技術部總監蔡振榮博士所率領的項目團隊,於展覽會上(展位號:W5-5722)展示了最先進的機器視覺技術,其中包括:(1)用於瑕疵檢查的深度機器學習軟件平台,(2)用於工業機器人的三維隨機堆疊物件取放系統,及(3)三維自動光學檢測系統。

    「中國(上海)國際機器視覺展覽會」是一個重要的平台,為亞洲以至海外地區的不同業界領域、技術專家和研究人員,提供了寶貴的交流機會。應科院的機器視覺研發團隊配合工業4.0 和大灣區的發展策略,致力促進香港和鄰近地區智能製造業的發展。憑藉應用研究,應科院積極協助香港發展以科技為基礎的產業,並支援香港特區政府的再工業化策略,從而提升本港在全球的競爭力。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2018中國(上海)國際機器視覺展覽會」詳情,可登入此連結

    應科院團隊參與今次活動,並很榮幸獲得應科院董事局成員之一謝迪洋先生親身參觀應科院的攤位。
    應科院機器視覺研發團隊正於「2018中國(上海)國際機器視覺展覽會」
    應科院機器視覺研發團隊正於「2018中國(上海)國際機器視覺展覽會」
    由應科院製造技術技術組及光電子技術部總監蔡振榮博士所率領的項目團隊

    應科院與歐洲研發機構INL協議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為雙方合作揭開序幕

  • [香港‧201832]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與International Iberian Nanotechnology Laboratory(INL)今天簽署協議,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為智慧城市的整體發展進行跨領域的先進技術研究。簽約儀式於應科院舉行,隨後更安排了研討會讓香港,內地和歐洲的知名學者及專家就「智慧城市的納米和傳感技術」交流意見。

    應科院主席王明鑫在儀式上表示:「應科院與INL結為合作伙伴,標誌著香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科技研發方面的合作邁向新里程,透過共同發揮科技的力量,促進大中華和歐洲地區的經濟及社會發展。」INL理事會副主席兼西班牙國家研究組織總幹事Marina Villegas Garcia教授祝賀兩家機構達成合作,並期望「西班牙、葡萄牙,中國大陸和香港之間的合作,有助促進在創新研發,技術,知識和意見等方面的交流,從而提升人們的生活質素。」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及INL總幹事Lars Montelius教授分別代表兩間機構簽署了協議。周憲本表示:「要令智慧城市得以持續發展,需要建立一個完備的生態系統,其中包括應科院和INL這類研發機構的合作;而大、小企業亦須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並得到投資者,監管機構和政府的支持。」 Montelius教授亦認為:「作為與多個政府相關的研發機構,INL積極透過國際合作和技術交流,開發創新和實用的科技成果。我們很高興與應科院建立合作關係,這正好配合我們的使命。」

    「智慧城市的納米和傳感技術」研討會包括兩個極富啟發性的小組討論環節。首個環節的主題為「變遷的社會,生命科學有賴國際合作」,由應科院首席科技總監楊美基博士主持,討論嘉賓包括:清華大學任天令教授、 INL生命科學部門主任Lorenzo Pastrana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何浩培教授。第二場研討會由Lars Montelius教授主持,主題為「未來十年的納米技術」,討論嘉賓包括: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講座教授彭慧芝、Spirit Ventures合夥人Maganus Ryde博士,以及INL微納米製造部門負責人Joao Gaspar教授。兩場研討會均反應熱烈,講者就多個重要議題進行了深入和富啟發性的討論,其中涉及:物理和生命科學、醫療保健和診斷技術、先進傳感和納米技術、投資和應用研發經費;以及智慧城市開發的協作平台等。

    INL是由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共同成立的國際應用研究機構,其職能是以資訊科技(ICT)推動智慧城市發展。至於應科院作為香港特區政府指定的ICT研發實驗室,亦以支援智慧城市作為其主要研發策略之一。 INL主要從事半導體,電路設計,智能設備和相關應用方面的跨範疇研究,亦活躍於醫學影像和診斷、食品安全和環境監測等方面的研究;相樣地,這些都是應科院的研發優勢領域。

    ASTRI-INL聯合實驗室將致力於推動智慧城市和智能製造等領域的創新研發工作。除了開展聯合研發項目和交流外,亦將合作培育新一代研究人員。

    出席簽約儀式的嘉賓包括: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科學顧問余安正教授、葡萄牙駐澳門和香港總領事薛雷諾博士、西班牙駐香港副總領事兼經濟商務事務專員Maria Perez-Ribes,此外,尚有其他高級官員、外交團成員、INL高層人員和研發專家,以及應科院的管理層和研究人員;和來自大中華地區的學者及科技企業高層。

    應科院主席王明鑫深信是項合作將有助促進智慧城市的技術發展
    INL 理事會副主席兼西班牙國家研究組織總幹事Marina Villegas Garcia教授祝賀兩間機構達至合作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左前)及INL總幹事Lars Montelius教授(右前)簽署合作備忘。王明鑫及Marina Villegas Garcia教授一同見證儀式
    出席活動的嘉賓包括:(前排左起)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科學顧問余安正教授、西班牙駐香港副總領事兼經濟商務事務專員Maria Perez-Ribes、
    葡萄牙駐澳門和香港總領事薛雷諾博士、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INL總幹事Lars Montelius教授、應科院主席王明鑫、INL 理事會副主席Marina Villegas Garcia教授,及INL 業務顧問委員會主席Bjorn Segerblom;(後排右四) 西班牙駐港副領事 Maria Perez-Ribes
    楊美基博士負責主持首場小組討論(右一),而清華大學任天令教授(左一),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何浩培教授(左二),INL生命科學部門主任Lorenzo Pastrana(右二)亦有參與討論。
    第二場小組討論由Lars Montelius (右)主持,討論嘉賓則分別有:香港城巿大學電子工程系講座教授彭慧芝(左一),INL微納米製造部門負責人Joao Gaspar教授(左二)以及Spirit Ventures合夥人Maganus Ryde博士。

    關於應科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協助發展以科技為基礎的產業,藉此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七個技術部內,包括:通訊技術、電子元件、混合信號系統晶片、先進數碼系統、光電子、信息安全與數據科學,及智能軟件與系統。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五項重點範疇:金融科技、智能製造、新一代通訊網絡、健康科技和智慧城市。如欲了解更多有關ASTRI的資料,請瀏覽www.astri.org

    傳媒查詢
    如有查詢,請聯絡Eunice Cheng(電話:3406 2517,電郵:[email protected]

     

    明報校園記者充份體會來自應科院那股使人振奮的科技動力

  • 新聞業界的工作無疑使不少人著迷。新聞工作者不斷撰寫各種與他們生活悉悉相關,兼且引人入勝的故事,巿民則可藉新聞報導了解社會、企業以至社區的最新發展──這種吸引力可謂不言而喻。早前有一份本地主要報張向年輕學生提供新聞採訪以及撰寫新聞故事的實習機會,並且讓他們透過訪問了解不同地方的最新科技發展。這正是明報校園記者活動之一,該活動負責人於日前帶同九名中五中六的學生來到應科院參觀。在今次活動中,參觀者絕大部分都是對數碼及科技發展有著濃厚興趣的中學生,他們共花了數小時在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參觀,了解院內的各種研究室及設施,並藉此千載難逢機會與應科院新一代網絡副總裁莊哲義博士真情對話。

    在參觀研究實驗室之前,應科院公共事務總監鄭靄玲女士向同學們分享了應科院目前的發展項目以及一些創新項目的概覽,有關題材皆吸引了學生們的視野以及好奇心,每個人均踴躍發表各種有趣的問題。莊哲義博士在回應同學的提問時,細心講解他對香港科技發展潛力、吸引人才與投資者能力的想法和意見,以至協助香港培育下一代科技領袖人才的策略等。

    莊哲義博士本為台灣人,他在美國電訊業工作多年之後,在香港科技大學成立初期來到香港展開教學工作。他向同學分享香港之所以能夠繼續成為亞洲國際都會,是由於香港能夠提供更多機遇,同時。莊博士強調:「作為亞洲小四龍之一,香港無疑擁有良好的基建以及完善的監管機制,讓商界能夠有更佳的發展機會。這樣才是真正有助推動創新與科技發展。」

    接著,學生們亦參觀了應科院的網絡安全研究與培訓中心 (Cyber Range),該設施是由應科院與香港警察攜手合作發展,是香港首家專門培訓網絡保安人才,旨在協助警隊及金融服務行業陪訓網絡安全專業人員,以打擊及遏止網絡罪案。

    在參觀過網絡安全研究與培訓中心後,明報校園小記者跟著轉戰應科院與香港科學園以及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署最新設立的智慧城巿創新中心 (SCIC),應科院的職員特地向同學們示範各種智慧城巿應用,包括區塊鏈在金融服務業的實際應用、裸眼3D顯示技術示範,智慧柱以及增強與混合實境應用、行人導航系統以及智能汽車最新技術等。同學們皆眼界大開,回去後並會把採訪所得的豐富資料整理,以小記者身份報導他們在創科體驗歷程的所見所聞。

    應科院副總裁(新一代網絡)莊哲義博士(中) 與應科院公共事務總監鄭靄玲女士(左)熱烈歡迎明報校園記者參觀應科院。
    應科院同事為校園記者介紹館內的金融科技及區塊鏈技術。
    校園記者對應科院內的智慧城巿示範深感興趣。
    莊哲義博士為同學們介紹應科院內的掌紋/ 掌靜脈混合生物識別解決方案。
    來自台灣的莊哲義博士與同學們分享在香港進行科研的心得與感受。

    應科院的智慧水務物聯網系統獲國際殊榮, 於WITSA全球資訊科技卓越獎贏得獎項

  • 應科院的智慧水務物聯網系統再次贏得國際認可,今次的獎項由世界信息技術與服務聯盟(WITSA)頒授。該項創新的城市方案用於監測,檢測和分析自來水,有助革新水務系統的管理。該系統最近榮獲2018年度WITSA全球資訊科技卓越獎授予優異獎。頒獎儀式於2018年2月19日在印度的國際資訊科技中心 –海得拉巴舉行。

    應科院的智慧水務物聯網系統於這個國際公認的資訊科技大獎中榮獲「公共範疇」類別的優異獎。該得獎系統有助公用服務管理人員可實時監控水務系統,通過分設在系統中的有線和無線探測器,可進行數據分析,支援用戶查詢,隨時提供水質信息,並檢測漏水情況,提升水務系統的管理效能。該系統現正為香港水務署試用,並已被內地四個省份成功採用。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祝賀得獎團隊,認為這項「創新的解決方案令供水系統切合時代所需,對人口稠密的香港城市尤具效益」。他提及該系統目前正被水務署試用, 並補充說:「是項技術再度獲獎帶給我們鼓舞,我們定會繼續積極研發創新的智能城市應用方案,並加強與各界的合作,以進一步造福業界和社會。」

    WITSA是全球資訊科技業的重要組織, 其成員涵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舉辦的WITSA全球資訊科技卓越獎旨在表揚以資訊科技為社會謀福祉的行業參與者,他們的成就為業界增光。這些獎項分為七個類別,每個類別僅設一個大獎和不多於兩個優異獎。

    應科院的智慧水務物聯網系統在過去亦曾贏得多個本地、亞太區,以至國際獎項,其中較著名的包括:2017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最佳商業方案(應用)銅獎及2017年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APICTA)工業應用類別優異獎。

    應科院的智慧水務物聯網系統贏得WITSA全球資訊科技卓越獎中的「公用範疇」優異獎,行政總裁周憲本(右七)及首席科技總監楊美基博士(右六)與項目團隊留影
    行政總裁周憲本(中)對項目再度獲得國際殊榮感到鼓舞,認為是對應科院科研成就的肯定
    應科院的智慧水務物聯網系統贏得WITSA全球資訊科技卓越獎中的「公用範疇」優異獎

    2018-19年度財政預算著力投資創新及科技,為香港締造更好未來:財政司司長訪問應科院重申以科技推動經濟發展

  •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018年2月28日發表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推動創科發展是政府重點工作,政府將預留500億港元支援創科發展,聚焦香港具有優勢的四大範疇,即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並為創科生態系統內的各持份者和支援機構提供大量的資源。陳司長於今日(2018年4月18日)到訪應科院,了解其研發工作和新近的創科成果,同時對應科院為配合政府創科策略所做的工作表示支持。於到訪期間,應科院的管理層和研發人員向陳司長介紹了該院的多項技術,包括: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機械人和醫療科技等。

    陳司長亦參觀了一系列的技術示範,其中包括:基於人工智能的混合自然語言聊天處理系統、數碼病理圖像分析平台、可吞服具內窺鏡功能的膠囊、光學字符識別和3D視覺操作的工業機械人。 此外,他亦對其他項目印象深刻,例如:使用流動車聯網技術、採用應科院5G技術方案應用於改善鐵路訊號系統、智慧機場、災難及危急情況的通訊系統、裸眼3D顯示技術、 和用於海事安全的衛星通訊。 針對財政司司長的核心工作範疇,應科院亦介紹了旗下的金融科技項目,包括金融服務的各種區塊鏈應用方案,網絡安全訊息和培訓,以及掌紋/掌脈混合生物信息認證系統。

    財政司司長在其預算案演辭中明確表示,希望香港能於鄰近地區以至全球的創科「激烈競爭中突圍而出」,並期望善用資源,聚焦具有優勢的四大範疇,即醫療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於到訪應科院期間,他亦重申對推動香港創科發展的承諾,說:「創新與科技是香港繁榮昌盛的關鍵。 應科院研發團隊的熱誠和積極投入,在推動香港創科發展上起著重要作用。 香港特區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應科院及本港創科生態系統中的所有持份者,透過創新發明推動香港的發展和經濟增長。」

    陪同陳司長到訪應科院的政府官員尚有創新科技署署長蔡淑嫻女士,及創新科技署核下香港檢測和認證局秘書長李詩昕女士。他們獲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首席科技總監楊美基博士、首席財務總監容慧琪女士、首席行政總監許伊廷女士、副總裁(新世代通訊網絡)莊哲義博士,高級總監(先進數碼系統)李耀基博士,高級總監(信息安全與數據科學部)許志光博士,和公共事務總監鄭靄玲女士歡迎和接待。

    財政司司長曾在發表2018-19年度預算的演辭中,提及行政長官先前公布的八個重點創科發展領域,包括:投放更多資源用於研發、培育人才、促進風險投資,加強科研基建,檢視法例、開放數據、簡化政府採購,及推動STEM教育。配合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財政司司長表示政府將對研發投資提供大幅稅務寬免。並且繼續支持基礎及應用研發機構,期望於現屆政府的五年任期內,令香港的研發經費所佔的生產總值比例由現時的0.73%上升至1.5%。

    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談及上述官員到訪時說:「財政司司長來訪期間對應科院的工作極感興趣並表示支持,令我們感到極大的鼓舞。 我們更感謝他在預算案中提出投放大量資源於推動創科發展的策略,有助促進業界發展。 作為香港最大的政府資助研發機構,應科院將繼續在不同的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智慧城市、醫療和金融科技等,探索和開發新的技術和應用方案。」

    是次財政司司長訪問應科院,正表達出香港特區政府對創科發展的重視。至於應科院將堅定恪守其使命和承諾,透過與創科生態系統中的不同持份者合作,以科技提升業界競爭力和市民的生活質素。

    由左至右:創新科技署香港檢測和認證局秘書長李詩昕女士、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先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創新科技署署長蔡淑嫻女士,及應科院首席科技總監楊美基博士
    是次財政司司長訪問應科院,正表達出香港特區政府對創科發展的重視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參觀應科院的其中一項科技展示 — 採用人工智能的工業機械人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試用應科院研發的人工智能中文手寫字光學識別系統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創新科技署署長蔡淑嫻與應科院的管理層及研發人員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創新科技署署長蔡淑嫻與應科院的管理層及研發人員, 同為應科院最近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得十四個獎項感到雀躍

    應科院宣布委任新董事

  • [香港.2018年2月28日]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日宣布委任三名新董事,任期由二零一八年三月一日起生效,為期兩年。新任董事包括:

    • 何偉中先生
      中信國際電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 劉紹強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學系教授及學部主任
    • 葉垂奇博士
      晶門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此外,兩位現任應科院董事鄭灼榮先生和程伯中教授,亦將於二零一八年三月一日起離任。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王明鑫先生歡迎董事局加入新成員。他表示:「我們很高興獲三位傑出專業人士加入應科院董事會。他們的經驗和才能將為應科院帶來新的思維和啟發,協助我們進一步實踐使命,以創新和科技服務香港業界。我們熱切期待與新成員合作,與此同時,我們也衷心感謝鄭先生和程教授在服務期間為應科院作出的寶貴貢獻。」

    從二零一八年三月一日起,應科院董事局組成如下:

    主席

    王明鑫先生, BBS, JP

    董事

    陳珊珊女士
    錢大康教授,BBS,JP
    邱達根先生
    蔡楚清先生,JP
    蔡少洲先生,JP
    夏勇權先生,BBS
    何偉中先生
    鄺志強先生,JP
    林曉鋒博士,工程師
    李惠光先生,JP
    劉紹強教授
    劉安庭先生
    羅國威博士
    蕭潔雲女士
    謝迪洋先生
    黃平達先生
    葉垂奇博士

    (按英文姓氏次序排列)

     官守董事

    卓永興先生,JP,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
    蔡淑嫻女士,JP,創新科技署署長

    應科院於2018年巴塞隆那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中展示嶄新LTE及5G通訊技術

  • [香港,2018227]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於2018年2月26日至3月1日於西班牙巴塞隆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中展示一系列嶄新的LTE及5G通訊技術。應科院更聯同福建三元達通訊股份有限公司(Fujian Sunnad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羅德與施瓦茨(Rohde & Schwarz)、是德科技( Keysight Technologies) 以及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在各合作夥伴的展覽攤位內進行現場示範。

    應科院在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中展示的一系列技術包括:

    展示技術 展覽攤位編號
    支援4G和5G網絡實時遷移的雲無線接入網絡(C-RAN)虛擬化 聯同福建三元達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技術演示 – 5 號館5G70
    5G超高可靠度低延遲通訊(URLLC) 雲無線接入網絡(C-RAN)基站
    由是德科技及羅德與施瓦茨提供超低延遲雙向訊號測試工具
    軟件定義廣域網(SD-WAN) 吞吐量優化和編排器原型
    面向5G核心網絡的EPC控制和用戶平面解耦(CUPS)
    部署於下一代電訊機房建設(NGCO)的移動核心/邊緣網絡 聯同英特爾公司進行技術演示 – 3 號館3E31
    支援邊緣計算應用和自動駕駛的車載無線通訊(V2X)網路系統

     

    此外,應科院將於大會內的香港科技館中(1號館1E20)展示LTE小基站,並介紹應科院新一代通訊網絡方面的研發,及該些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

    應科院與業界衷誠合作蓬勃發展。其使命便是要透過應用科技的研發,協助企業提升競爭力。應科院亦透過與創新生態系統中的各持份者攜手合作,以實現這個目標。應科院一直與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主辦單位GSMA保持緊密的聯繫,歷年來一直在全球各地參與不同的活動。

    世界移動通訊大會由GSMA舉辦,是移動業界的年度盛會。世界移動通訊大會提供一個獨特的平台以作商業合作和交流之用,活動包括超過2,300參展商展示創新科技、世界級的會議以進行啟發性的主題演講和討論、交流機會及年度全球移動大奬以表揚全球領先的流動方案和新倡議。有關2018年巴塞隆那世界移動通訊大會的詳情,請瀏覽:https://www.mobileworldcongress.com/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簡介

    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要透過應用科技研究,協助發展以科技為基礎的產業,藉此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設立7個技術部,把其在多個領域的核心研發能力組織起來,它們包括通訊技術、電子元件、混合信號系統晶片、先進數碼系統、光電子、信息安全與數據科學,及智能軟件與系統,研發力量主要針對金融科技、智能製造、新一代通訊網絡、健康技術和智慧城市等5個應用範疇。有關應科院更多資訊,歡迎瀏覽www.astri.org。

    應科院傳媒查詢

    胡秩山先生

    電話: (852) 3406 2536

    電郵:[email protected]

    應科院和三元達網絡聯合在2018年巴塞隆那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上 展示一系列嶄新的LTE和5G技術

  • [香港,2018227]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聯同福建三元達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三元達網絡)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行的2018年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中(5號館,展位5G70),展示一系列嶄新的新一代網絡技術,包括LTE、軟件定義的廣域網、以及5G基礎架構和核心技術解決方案。

    在大會上展示的關鍵技術包括:

    帶有實時遷移功能的雲無線接入網絡(C-RAN)虛擬化

    此技術允許運行中的虛擬基站程序,在不中斷用戶服務的情況下,在不同的物理機器之間進行實時遷移。該技術使網絡運營商能夠通過特定計算模型,靈活分配和遷移資源,以降低資金成本並增加網絡的靈活性。

    5G超高可靠﹑低延遲通訊(URLLC)C-RAN基站

    此技術採用了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3GPP,以下簡稱3GPP)在2017年12月最新完成的NR標準,提供超低延遲和可靠的無線連接。超低延遲環回訊號連同視頻流量可根據符合3GPP 5G標準的訊號受到觀察,並且可利用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和羅德與施瓦茨Rohde&Schwarz的測試儀器進行監測。該解決方案不僅有助公共網絡部署,例如自動駕駛、擴增實境,還可針對其他市場應用中的特定任務要求而進行定制,如無線工業機器人控制、自動引導車輛等。

    面向5G核心網絡的核心網軟件(EPC)節點中的控制和用戶平面分離(CUPS)技術

    這項技術可實現靈活的網絡部署和運作。應科院的用戶平面分離用戶平台,可以在低成本的INTEL® XEON® D硬件平台上支持高達20Gbps的吞吐量。

    軟件定義廣域網(SD-WAN)吞吐量優化和編排器原型

    應科院的廣域網優化技術可顯著提高TCP(傳輸控制協議)吞吐量達200倍以上(在往返時間(RTT)超過600毫秒和1%丟包的網絡狀況下)。

    三元達網絡公司總裁黃海峰先生表示:「三元達網絡連同新成立的香港子公司安科訊有限公司現正與應科院在4G和5G研發方面進行更緊密的合作。我們深信雙方的合作能進一步加強本公司產品在香港及海外市場的地位。」

    應科院副總裁(新一代通訊網絡)莊哲義博士說:「我們非常高興與三元達網絡及其新成立的香港子公司安科訊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發面向5G的C-RAN和移動核心/邊緣技術。我們相信當這些技術投入市場時,將為整個行業帶來莫大裨益。我們期望彼此長期的合作將帶來更多具突破性的技術,為5G時代增添強大的實用價值。」

    應科院自2011年起與三元達網絡就商用TD-LTE小基站和小基站網關解決方案的開發展開合作。具有LTE和WLAN功能的商用TD-LTE小基站系統已經部署在10多個國家和地區。應科院將繼續與三元達網絡緊密合作,共同開發新一代無線通訊技術,並提供支持業界用戶的私有和公共網絡解決方案。

    2018年世界移動通訊大會由2月26至3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隆拿Fira Gran Via舉行。三元達網絡和應科院將於三元達網絡的展覽攤位(5號館,展位5G70)聯合進行技術演示。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簡介

    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要透過應用科技研究,協助發展以科技為基礎的產業,藉此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設立7個技術部,把其在多個領域的核心研發能力組織起來,它們包括通訊技術、電子元件、混合信號系統晶片、先進數碼系統、光電子、信息安全與數據科學,及智能軟件與系統,研發力量主要針對金融科技、智能製造、新一代通訊網絡、健康技術和智慧城市等5個應用範疇。有關應科院更多資訊,歡迎瀏覽www.astri.org

    應科院傳媒查詢

    胡秩山先生                        電話:(852) 3406 2536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應科院和英特爾在2018年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上展示 虛擬化移動核心和車載無線通訊網絡系統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在西班牙巴塞隆那舉行的2018年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上,在英特爾展位上(3號館,展位3E31)展示下一代電訊機房建設(NGCO)和車載無線通訊(V2X)網絡系統的技術。

    1. 部署於下一代電訊機房建設的移動核心/邊緣網絡

    應科院在英特爾展位上展示其移動核心/邊緣網絡方面的技術如何在下一代電訊機房建設架構中有效部署。

    電訊機房建設是一個三層虛擬化架構,由位於邊緣、區域和中心位置的電訊機房組成,可同時提供移動和固定網絡功能及應用程式功能。可擴展的架構使低延遲和延遲敏感數據能夠在邊緣層轉發和處理,而計算和資料密集型操作則在區域和中心進行處理。

    應科院的下一代移動核心(vEPC)和移動邊緣計算(vMEC)軟件可以靈活地部署在電訊機房建設,以支援4G、5G前期和5G核心網絡功能。憑藉英特爾最新的可擴充處理器®Xeon®和網絡加速硬體,應科院的用戶面功能在單個英特爾架構的x86伺服器上,能提供超過200Gbps的輸送量,同時保留一定的中央處理器空間處理應用程式。

    應科院可配置的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編排器支持面向應用驅動的網絡系統架構的演進,此乃邁向5G的關鍵要素。應科院展示了其車載無線通訊系統作為車聯網切片如何與邊緣和中心機房緊密合作,此能大幅減少緊急事故的延遲,同時也為車載無線通訊系統的商業部署提供了靈活的擴展性。

    2. 支持邊緣計算應用和自動駕駛的車載無線通訊(V2X)網絡系統

    應科院在英特爾展位進行車載無線通訊(V2X)網絡系統演示,該演示展示了應科院的車載無線通訊網絡系統如何支持車載無線通訊邊緣計算應用和自動駕駛。

    端到端車載無線通訊系統的特性包括:

    (1) 車載無線通訊車載處理單元:包含網關軟件和E-V2X通訊模塊,用於車輛的警報決策和相關的車載無線通訊、對接自動駕駛系統;

    (2)車載無線通訊於邊緣雲的演算法設計,實現實時交通管理和路況警告;

    (3) 中央車載無線通訊雲,用於廣域車輛管理和交通數據分析

    應科院的車載無線通訊處理單元及網絡邊緣模塊演算法可互相配合,並透過智能警告以實現多種車載無線通訊道路安全用例,例如超車警告(V2V)、行人警告(V2P)、車輛相撞預警(V2I)。系統亦能偵測安全隱患和實時通知駕駛者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從而避免事故發生。通過多個車載無線通訊路側單元(RSU)的協調和策略配置,系統可以及時檢測意外交通狀況(如交通事故、擠塞等),並以低延遲的方式通知道路使用者。應科院的車載無線通訊網絡系統是一項關鍵技術以協助駕駛及促進5G自動駕駛。

    該系統原型演示了如何在HPE Edgeline EL4000融合邊緣處理伺服器和英特爾® Xeon® D 處理器上擴展和部署高效低成本的車載無線通訊系統,同時提供高吞吐量和低延遲的數據包轉發和處理能力。

    應科院車載無線通訊網絡系統的創新設計能幫助汽車製造商(OEM)、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及自動駕駛車輛(AV)供應商實現車載無線通訊邊緣應用和超視距輔助的自動駕駛。此設計有助營運商、服務和設備供應商為客戶提供可擴展的車載無線通訊商業推廣和5G服務。該設計亦能通過實現實時和智能的交通管理,幫助市政府和道路營運商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道路安全性。

    應科院於2018年2月26日至3月1日在西班牙巴賽隆那Fira Gran Via舉辦的世界移動通訊大會,在英特爾展位上(3號館,展位3E31)演示電訊機房建設和車載無線通訊技術。應科院自2016年起成為英特爾網絡構建生態系統的合作夥伴。通過此生態系統合作夥伴關係,應科院和英特爾發佈了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網絡的解決方案簡介和白皮書,及無線接入網絡(C-RAN)白皮書。